11月14日,湖北武汉东风汽车云峰工厂,一辆岚图品牌纯电SUV与10家中国主流车企的10款新能源车同步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正式达成。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更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微信截图_20241115164202.png


从2012年的年产1.3万辆,到2018年的年产115万辆,再到2024年预计的年产12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短短12年间实现了从1万辆到1000万辆的快速增长。这一飞跃,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坚定支持,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抓住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率先改换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铸就新优势,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直观体现。今年1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更是连续4个月超越传统燃油车。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强烈需求,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将持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持续突破。大规模量产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建成涵盖基础材料、单体电芯、系统集成、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在内的完备动力电池产业体系;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10千瓦/公斤,最高转速超过2万转/分钟;800伏碳化硅电驱、5C超快充加速普及;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逼近12千瓦时规划目标。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与续航能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方面,中国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流车企相继实现大语言模型上车,并陆续量产端到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国产大算力芯片、毫米波雷达、中央计算平台等相继取得突破并陆续实现装车应用。这些成果不仅增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实现产业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内市场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正在转换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新动能。

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解决低温性能、纯电续航等用户痛点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仍需不断努力。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企业纷纷发布新技术、新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宁德时代推出的“骁遥”增混电池更是在低温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为新能源汽车在极寒环境下的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球化道路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领克、零跑等中国品牌坚定布局海外市场,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跨国品牌也纷纷加大与中方合作伙伴、本土供应商联合研发力度,迈入本土化2.0发展新阶段。这种合作共赢、战略协同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跨越年产1000万辆门槛,中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加大战略转型、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向上力度,向着“汽车强国梦”一路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岚图汽车旗下的岚图知音车型在东风岚图云峰工厂下线,成为中国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量产代表之一。这款纯电动SUV不仅承载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荣耀,更以其出色的产品性能和设计理念,展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成果。岚图知音的上市,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更展示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坚定支持和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为实现“汽车强国梦”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