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导师、“科技副总”李瑜教授与李家寅博士一行来到宁陵县,将最新研发的创新产品和最贴合实际的技术方案,送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

wechat_2025-09-12_144606_196.png


“这是专门为咱们企业的梨产业定制的‘新宝贝’!”在宁陵果源贡食品有限公司,李瑜教授刚见到企业负责人张艳敏,便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几包刚研发出的创新产品——梨多功能咀嚼片。张艳敏眼前一亮,迫不及待拆开包装尝了一口,当即拍手称赞:“太好了!这类产品市面上几乎没有,我正琢磨着朝这个方向研发,没想到和李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份“双向奔赴”的研发成果,凝聚着李瑜教授助力产业发展的满满用心。

在随后的交流中,李瑜教授与张艳敏一同坐在生产车间的桌旁,翻开笔记本进行讲解:从梨果筛选标准,到辅料的黄金配比;从生产线需配备的低温干燥设备参数,到每批次产品的成本核算,甚至连“如何避免咀嚼片受潮变软”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张艳敏边听边记录:“这些太重要了,我得好好记下来。”

谈完新产品,张艳敏提出了自己的困扰:“咱们企业生产的梨膏虽然品质好,但不少消费者担心糖分高,不敢多买,这可怎么办?”话音刚落,李家寅博士接过话茬:“可以试试‘控温真空浓缩’,在低温下慢慢熬制,控制时间,既能保留梨香,又能降低糖分。”李瑜教授补充道:“包装也要改进,做小规格独立包装,一次一片,消费者既不担心‘吃多了’,又方便携带。”听到这些务实建议,张艳敏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并追问:“控温真空浓缩的关键时间点是多少?生产线需要调整多久?会不会影响口感?”两位专家的耐心作答,让张艳敏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临别时,张艳敏握着李瑜教授的手说:“老师们这一趟,不仅带来了研发的新产品,还解决了梨膏生产的‘老大难’,让我心里更有底了!”李瑜教授笑着回应:“我们的任务就是帮你们解决实际问题。回去后,团队会继续帮你们研发新产品,后续有任何技术疑问,随时联系!”

此次专家的梨乡之行,不仅传递了科学技术,更提振了发展信心。在河南农大“头雁”导师和“科技副总”的精准帮扶下,像张艳敏这样的乡村产业带头人,将带着更足的底气深耕特色产业,让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